臺北市立賢順珍國民中學校務發展計畫
壹、 緣起
本校創立於民國八十年,為因應都市更新與社區發展而籌設,創校校長賢明,第二任校長順時勢,現任校長珍愛於民國九十二年到任,本校在歷任校長戮力經營之下已粗具規模。
因應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,以及面臨教育環境的變革,學校必須適時調整觀念,充分發揮組織團隊力量,結合內外部及家長、社區資源,積極推動社區結盟與夥伴關係,同時凝聚共識,發展優勢教與學的教育環境,建構為一所多元活力,永續發展的優質學校。
貳、現況說明:
一、 地理位置
本校位於基隆河廢河道新生地上,佇立於淡水捷運線旁,即可遠眺本校聳立在士林區,那鮮明的建築顏色,會讓人有清新的感覺。因交通便捷,學生來自四面八方。且有非常好社區大學進駐本校,使場地發揮多元學校之教育功能。天文科學館、海洋生活館、孔廟、陽明山國家公園、故宮博物院、中影文化城及銘傳大學、東吳大學、文化大學亦離本校不遠,形成良好的教學及社會資源。
二、 社區概況
(一)本校位處文風鼎盛之士林文教區,家長關心學校教育,有利於發展學校與家長的合作關係。
(二) 非常好社區大學借駐本校上課,資源共享,形成社區另一新文化精神中心。
(三)緊鄰士林商圈,夜晚人潮洶湧,與學校上課時間交錯,未造成影響。
三、學校規模
(一)員額編制
1.九十二學年度普通班36班、資優美術3班、啟智3班、身障1班、學困1班,班級總數44班,屬中型之國民中學。
2.九十二學年員額編制:教師96人、職員18人、校警2人、技工2人、工友6人,教職員工總編制124人。
3.人員素質:本校教職員工之進用,均依相關法令規定進用。每位教師資格,並經公開甄選及教評會審查通過,提請校長聘任之。目前92學年教師具碩士學位10人(內含國外碩士學位3人)、研究所四十學分結業者38人、師大畢業者28人、一般大學畢業者20人。
4.本校教師年齡平均為36.8歲,為因應師資與課程多元,本校教師進修風氣盛行,教師現行進修研究所博士班者2人、碩士班者5人、四十學分班者6人。
5.本校職員具高考及格3人、委任升荐任訓練2人、普考及格6人、其他5人。
(二)組織現況
1.校務發展委員會:為有效推展學校各項教育工作,由校長擔任委員會主任委員,凡校務興革事宜,皆由各組織所選派之代表參與決定。
2.課程發展委員會:規畫學校本位課程,由校長擔任召集人,成員涵蓋各學科領域代表、行政代表及家長代表等。
四、校舍狀況
(一)校舍用地現況
本校用地面積25513平方公尺,皆屬文教用地,緊鄰住宅。
(二)校舍建築現況
本校校舍於民國八十年六月落成,校舍分為至真樓、至善樓、至樓美及行政樓等四棟建築,連結成「日」字形五樓結構之建築;另學生活動中心於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啟用校舍建築完整完善。所有建築經評選名建築師引進較新概念設計而成,至今仍為各中等學校中最具特色的學府。
1. 至真及至善樓:八十年六月竣工啟用,樓高五樓,每層樓皆有六間普通教室,共有六十間教室。
2. 至美樓:八十年六月竣工啟用,樓高五樓,為主要的專科教室大樓,包含理化教室、工藝教室、生物教室、社會教室、美術教室、音樂教室、地科教室及啟智班教室。
3. 行政樓:八十年六月竣工啟用,樓高五樓,包含行政辦公室、導師及專任教室辦公室、挑高川堂及專科教室(童軍、美術、資訊、語言、校史室、閱覽室、圖書館、家政、視聽及會議室等。)
4. 學生活動中心:內部配置分為地下一樓及地上四樓,設置有音樂廳、韻律教室、健身房、學生社團教室、溫水游泳池、禮堂及室內籃球場等。
五、學校特色
(一)學校位處文風鼎盛之士林文教區,週邊擁有各類文教機構,社區資源豐富,且社區大學借駐本校,可充分應用資源共享。
(二)學校建築新,硬體設備良好,各領域專科教室充足。
(三)教師平均年齡為36.8歲,屬年輕有為,且教師進修風氣盛行,大體而言人員素質佳。
(四)家長非常關心學校教育,有利於發展學校與家長的合作關係。
六、SWOT分析
分析項目
|
優勢(S)
|
劣勢(W)
|
機會(O)
|
威脅(T)
|
地理環境
|
1.近捷運站,交通便利
2.教學資源豐富
3.與社區大學資源共享
|
1.捷運攤瘓,上學就會遲到。
2.近士林市,周遭環境外髒亂,噪音較多
3.交通流量大,學生安全堪慮
|
1.交通便利
2.士林商圈
|
1.噪音增高,學校、社區相互干擾
2.聲色場所負面誘因太多。
3.空大、社大,出入分子複雜,安全堪慮
|
設備
|
1.建築新,硬體設備佳
2.資訊設備充足
|
1.校舍牆面汙損,有漏水現象
2.校園平面空間仍多障礙
3.學生人數過多,設備不足
|
1.有游泳池且設備齊全
2.有機會擴建本校大樓
|
1.校舍設備維護不易
2.社大上課對校園破壞嚴重
|
教師
|
1.學歷高,有經驗
2.進修意願強
|
1.教師男女比率不均
2.教師超鐘點過多
3.教師年輕化,婚、產假頻繁,代課老師尋找不易
|
1.辦理各種研習活動,提升專業能力
2.落實學校本位營,組織氣氛和諧
3.在職進修教師多,可提升教師 素質,及提高教學品質
|
1.學生缺乏主動學習之願,學習成效佳,教師有挫折感
2.教師對整個教育生態環境有無力感
3.親師聯絡因家長工作關係無法緊密
|
學生
|
1.學生活潑純正,充滿好奇心,學習意願
高
2.表演天份強、才藝多
3.學生對學校期待高,期待自己能有好的發展
4注重同儕互動
|
1.學生人數過多
2.學生學習態度不佳
3.缺乏想像力
4.學生文化刺激弱
5.生活及讀書習慣不佳
6.外界不良誘因多
|
1.可塑性高
2.健康活潑、體能強健、好勝心強
3.活動力強、表演天份高,可發揮潛能
|
1.上網咖人數多
2.較易受不良次文化汙染
3.挫折忍受度低
4.家庭教育負面效果,造成教師施教困擾
|
家長
|
1能關心教育
|
1.參與校務意願不高,教育理念仍待溝通
2.社經地位不高對教育改革理念認知不夠
|
1.辦理學校日,提供家長參觀機會
2.辦理親職教育
3.愛心家長協助校務
|
1.工作忙碌對孩子學習不太關心,補習風氣較濃
1.輔導孩子有落差
2.家長無法給予孩子正確生活及學習態度
|
社區
|
1.社區大學互動(ex協助贊助獎學金)
2.鄰里長襄助學生公共服務
3.臨近海洋館、天文館、圓山、銘傳大學等文教中心
4.校園場地社區化
|
1學校與社區互動少,社區人士對校務較不熟悉
2.社區大學使校園環境衛生管理複雜
3.學校不習慣向地方求取資源
|
1..建立學校社區化,社區學校化之願景
2.主動尋求社會資源
3.主動邀約加強社區服務
4,應積極尋求資源
5.教師、家長共負教導之責
|
1社區總體理念待 整合
2.經濟不景氣,資源萎縮
3.少數學生不良行為影響社區印象
|
參、學校任務
一、達成教育基本法之國民教育階段目標: (一)、「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、強健體魄及思考、判斷與創造能力,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、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、族群、性別、宗教、文化之了解與關懷,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。」 (二)、「人民無分性別、年齡、能力、地域、族群、宗教、信仰、政治理念、社經地位及其他條件,接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。」之精神,落實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之原則,尊重人性價值,協助個人追求自我實現。
二、展現台北市教育發展綱領「以生命教育為基礎,以完全學習為歷程,以全人教育為目標。」之主軸,確立多元的人生價值,充分實現自我,成就和諧社會。
肆、學校目標
一、行政求卓越,創意無障礙——追求行政績效責任:以品質管理,追求日新月異,卓越創新。
二、服務高品質,教學無障礙——支援教師教學優先:行政尊重、關懷、激勵教師,讓教師樂於奉獻,創造教學高峰。
三、課程呈多元,學習無障礙——以學生學習為主體:以多元課程、精緻活動,讓學生感受學習的豐碩和甜美。
四、資訊零距離,溝通無障礙——鼓勵家長參與教育:讓家長樂為教育合夥人,與子女共同成長,與教師行政共創三贏。
五、校園妥規畫,設施無障礙——提升校園硬體建設:重視潛在環境影響,建設無礙校園,發揮境教效果。
六、生命顯活力,資源無障礙——結合社區相關資源:發展學區多元活潑的風格,建立學校健康品牌。
伍、學校願景及圖像
一、學校願景
有愛無礙、活力多元
二、學校圖像
陸、學校發展行動方案與策略
目標
|
行動方案
|
實施策略
|
資源配置
|
實施期程
|
績效檢核
|
內
部
|
外
部
|
其
他
|
93
|
94
|
95
|
96
|
1 2 3 4 5
|
一
行創
政意
求無
卓障
越礙
|
一、強化行政組織的功能
二、健全會議功能落實民主機制
三、強化行政團隊服務效率
|
1.
成立「學校校務發展計畫」推動小組
|
校長室
家長會
教師會
|
○
|
|
|
|
|
2.
研擬處室年度工作計畫
|
各處室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
加強行政工作計畫、執行、考核機制
|
各處室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4.
落實分層負責、授權增能之運作體制
|
各處室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5.
落實公平公正公開的人事任用、考核制度
|
人事室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1.健全各項委員會議組織
|
各處室
|
○
|
|
|
|
|
2.落實各項會議決議事項
|
各處室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訂定決議執行之追蹤考核與檢討辦法
|
校長室
|
|
○
|
|
|
|
1.訂定處室協調支援機制
|
教務處
|
○
|
|
|
|
|
2.建立以校務活動為導向的橫向支援合作模式
|
各處室
|
|
|
○
|
|
|
3.擬定實施處室評鑑考核
|
校長室
|
|
|
○
|
|
|
二
服教
務學
高無
品障
質礙
|
一、推動本位進修、促進專業發展
二、落實教學視導、塑造專業形象
|
1.
辦理學校本位進修研習
|
教務處
|
○
|
|
|
|
|
2.
加強課程領域教材研究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
加強教師資訊素養培訓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|
|
|
4.
推動教學行動研究方案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5.
組織教學協同研究組群
|
教務處
|
○
|
|
|
|
|
6.
鼓勵校際合作分享交流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|
|
1.
強化教學研究會功能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|
|
|
2.
舉辦校內教學觀摩研討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|
|
3.
落實教學視導與評鑑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4.
推展同儕視導與對話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|
|
|
5.
研擬辦理教學活動評鑑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6.
辦理教師發表教學心得、研究分享與出版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7.
充實資訊教育教學設備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|
|
|
8.
加強資訊融入各科教學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9.
完成有效教學自我評核指標,鼓勵教師進行自評與互評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三
課學
程習
呈無
多障
元礙
|
一、推展學生語文活動
二、落實學生社團活動
三、推展資訊教育
四、落實生活體驗學習
五、培養合作學習情境
|
1.
辦理多語文學藝競賽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
推展書香校園閱讀計畫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
實施中英文加油站活動
|
教務處
|
|
○
|
|
|
|
4.
鼓勵學生作品發表
|
教務處
|
|
○
|
|
|
|
5.
參加校際語文學藝活動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1.
擬定學生社團推展計畫
|
訓導處
|
○
|
|
|
|
|
2.
成立學生多元社團活動
|
訓導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
聘請專業指導教練教 學
|
訓導處
|
○
|
○
|
|
|
|
4.
爭取學生社團活動經費
|
訓導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5.
建立社團運作考核辦法
|
訓導處
|
○
|
|
|
|
|
6.
參與社區及校際表演
|
訓導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1.強化學生資訊學習能力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加強學生網際網路合作學習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1.
加強戶外體驗學習活動
|
訓導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
研擬開發學生體驗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
|
訓導處
|
|
○
|
|
|
|
3.
辦理主題式生活體驗營
|
訓導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4.
建構以生活為中心的課程發展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|
|
|
5.
落實生活領域課程教學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1.推動親師合作協助教學活動實施
|
教務處
輔導室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設計合作分享教學活動
|
教務處
|
○
|
○
|
|
|
|
4.鼓勵網際網路合作學習
|
教務處
|
|
|
○
|
○
|
|
6. 鼓勵學生發表學習成果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四
資溝
訊通
零無
距障
離礙
|
一、加強親師溝通管道與機制
二、協助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
|
1.
加強辦理學校日活動,促進班級親師溝通管道與機制
|
輔導室
各處室
教師會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協助家長會正常運作,強化家長會溝通橋樑功能
|
各處室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建立班親會及班級家長會組織,鼓勵班級家長協助班級事務
|
輔導室
學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4.出版賢順珍學園月刊,加強宣導溝通
|
教務處
輔導室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5.經常辦理親職教育講座
|
輔導室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1.依法協助與鼓勵家長參與學校及班級教學事務
|
各處室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建立家長專長資源庫
|
輔導室
|
|
○
|
|
|
|
3.擴大召募家長義工,協助學校及班級事物
|
輔導室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4.與家長會合作成立家長服務中心,建立完整網絡
|
輔導室
家長會
|
|
○
|
|
|
|
五
校設
園施
妥無
規障
劃礙
|
一、建構永續經營的校園規劃
二、爭取經費資源、營造優質校園
|
1.建構資源永續利用的校園
|
總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結合社區營造,兼塑人性化、社區化的優質環境
|
總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1.建構學校硬體設備,發揮境教功能
|
總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|
|
2.加強無障礙的校園硬體建築及設施改善
|
總務處
|
○
|
|
|
|
|
3.加強校園美化、綠化
|
總務處
|
○
|
|
|
|
|
4.加強校園安全檢查
|
總務處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六
生資
命源
顯無
活障
力礙
|
一、善用社區資源、豐厚學習內涵
二、結合社區發展、推動社區結盟
三、推展校際合作策略
|
1.建立社區資源資料檔案
|
輔導室
|
○
|
|
|
|
|
2.積極營造學校與社會良好互動的公共關係
|
輔導室
|
○
|
○
|
○
|
|
|
4.加強社區戶外教學活動
|
教務處
|
○
|
|
|
|
|
5.積極爭取社會資源
|
輔導室
|
○
|
○
|
○
|
○
|
|
1.積極參與社區文化活動
|
各處室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邀約社區共同辦理學校教育活動
|
輔導室
文教單位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建立社區資源共享機制
|
輔導室
|
○
|
○
|
|
|
|
1.加強與鄰近國中建立合作群組關係
|
各處室
鄰近學校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2.建立教學合作計畫,增進教育資源共享機制
|
教務處
鄰近學校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3.結合網際網路,鼓勵進行教與學之合作模式
|
教務處
|
|
○
|
○
|
○
|
|
4.加強與**高中、**國小合作,建立教育學園
|
教務處
鄰近學校
|
|
○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柒、優先行動方案
依據學校現況與背景說明以及SWOT分析,在地理位置上,交通便捷,有非常好社區大學進駐,使學校場地發揮多元學校之教育功能。而週邊有天文科學館、海洋生活館、孔廟、陽明山國家公園、故宮博物院、中影文化城及銘傳大學、東吳大學、文化大學等文教機構,形成良好的教學及社會資源。教師平均年齡為36.8歲,屬於年輕有為,且教師進修風氣盛行,學歷高、教學經驗良好,整體而言教師人員素質佳。惟在校園設備與硬體設施上,因學生人數多,且學校建築連結成「日」字形五樓之結構,致有限平面空間仍有許多障礙存在。
因此,學校在發揮優勢條件以及弱勢補強的前提下,特別針對學校發展的六大目標中,檢討後擬出目標二、服務高品質,教學無障礙——支援教師教學優先,行政尊重、關懷、激勵教師,讓教師樂於奉獻,創造教學高峰。目標五、校園妥規畫,設施無障礙——提升校園硬體建設,重視潛在環境影響,建設無礙校園,發揮境教效果。目標六、生命顯活力,資源無障礙——結合社區相關資源,發展學區多元活潑的風格,建立學校健康品牌。以上三項學校目標內涵,作為校務發展優先的行動方案,冀能發揮效能,型塑優質學校的特色,以提昇學校競爭力。
【行動方案一】:營造學校為社區文化堡壘---善用社區資源,豐厚學習內涵,結合社區發展,推動社區結盟。
壹、 目標
為生命顯活力,資源無障礙,發展學區多元活潑的風格,建立
學校健康品牌及發揮行銷功能。
貳、 實施內容及具體措施
ㄧ、建立社區資源資料檔案,積極營造學校與社會良好互動的
公共關係。。
二、積極參與社區文化活動,邀約社區共同辦理學校教育活動。
三、建立社區資源共享機制。
四、加強與鄰近高、國中及小學建立合作群組關係。
五、建立學校、社區良好公共關係,積極主動聯繫。
六、多利用假日舉辦社區活動,配合場地開放提供活動場所。
七、善用家長之專長、營造夥伴關係,塑造人文社區。
八、配合社區文教活動,推展學校本位課程。
參、 經費需求:由學校相關經費項下支應。(如附表)
肆、 預期效益
ㄧ、結合社區資源,豐厚學習內涵,促進社區發展。
二、藉由社區發展,推動社區結盟,達成社區資源共享。
三、發展學區多元活潑風格,建立學校健康品牌。
|
【行動方案二】:推動教師教學效能---教學無障礙,支援教師教學優先,激勵教師創造教學高峰。
壹、 目標
ㄧ、激勵教師潛能,讓教師能樂於奉獻所學。
二、推動本位進修,促進專業發展,創造教學高峰。
貳、 實施內容及具體措施
ㄧ、辦理學校本位進修研習,增進教師專業能力。
二、鼓勵教師行動研究,提昇教學效能。
三、加強教師資訊素養培訓。
四、強化教學研究會功能。
五、辦理教師發表教學心得、研究分享與出版。
六、鼓勵教師建置教學檔案。
七、提倡同儕視導,相互觀摩、分享教學經驗。
八、鼓勵校際合作分享交流。
參、 經費需求:由學校相關經費項下支應。(如附表)
肆、 預期效益
ㄧ、能激勵教師潛能,提升教學校能。
二、藉由行動研究能力提升,達到專業發展。
|
【行動方案三】:建構無障礙校園環境---規畫無障礙設施,提升校園硬體建設,建設無礙校園,發揮境教效果。
壹、目標
ㄧ、規劃無障礙設施,提升校園硬體建設。
二、建設人性化的校園環境,以建立永續校園。
貳、實施內容及具體措施
ㄧ、加強建構資源永續利用的校園。
二、辦理學校結合社區營造,型塑人性化的優質環境。
三、加強校園美化、綠化。
四、加強校園硬體建築及無障礙設施改善。
五、妥善規畫校園空間分配。
六、持續整修校舍美化校園。
七、配合環境教育、融入學校特色。
八、爭取經費,改進學校環境設備,發揮境教功能。
叄、經費需求:分年編列預算及由學校相關經費項下支應。(如附表)
肆、預期效益
ㄧ、提升校園硬體建設,形塑人性化的優質環境。
二、建立永續利用與發展的校園。
|
【附表】學校硬體設施資源需求:
編號
|
年度
|
項目名稱
|
經費需求
|
備註
|
01
|
93~94
|
後門整修二期工程
|
2,000,000.
|
|
02
|
93
|
教室牆面防漏修繕工程
|
1,950,000.
|
|
03
|
93
|
多媒體教材製作室
|
600,000.
|
|
04
|
93
|
行政電腦更新專案
|
640,000.
|
|
05
|
93~94
|
籌設充實校史室
|
200,000.
|
|
06
|
93~94
|
整修健康中心空間設施
|
200,000.
|
|
07
|
93~94
|
視聽器材設備更新
|
350,000.
|
|
08
|
93~94
|
教具室充實更新
|
500,000.
|
|
09
|
93~96
|
充實教師研究室、休息室
|
250,000.
|
|
10
|
93~96
|
調整植栽,美化綠化校園
|
300,000.
|
|
11
|
93~96
|
改善校園安全保全設施
|
180,000.
|
|
12
|
93~96
|
充實圖書室設備
|
250,000.
|
|
13
|
93~96
|
教室教學設備充實更新
|
800,000.
|
|
14
|
94~95
|
專科教室改善工程
|
1750,000.
|
|
15
|
94~95
|
數位化圖書館資訊系統
|
650,000.
|
|
16
|
95
|
改善教室燈光照明設備
|
920,000.
|
|
17
|
95~96
|
活動中心電梯增建工程
|
5,000,000.
|
|
18
|
95
|
地下排水系統及無障礙設施
|
1500,000.
|
|
捌、評鑑考核
(一)中程學校校務發展計畫,均納入年度工作計畫執行,並於每年年度計畫執行完竣後評估,檢討得失,以為下年度執行之參考。
(二)成立考核評鑑小組,檢討改進各項實施計畫。
1、由校長擔任小組召集人,邀集各組織代表參與檢核評鑑,使能有效達成計畫目標。
2、運用績效評估六標準差、平衡計分卡、全面品質管理等方法
擬定具體考核評鑑辦法,依年度及工作重點分組考核評鑑之。
玖、結語
校務發展計畫是一項範圍廣、時間長、程序繁、耗費大及責任重的工作,必須經由科學的管理方法,重視學校品質管理,並依據學校的基礎、歷史傳統、特色與未來展望,透過民主的參與和運作歷程而訂定的。以上僅就相關資料勾勒出經營計畫概要,建構初步藍圖,期盼經由全體同仁的全心奉獻,融合教育專業與經營的理念,並結合家長、校友、社區的資源作為後盾,才能掌握社會脈動,領導學校邁入新紀元,並培育二十一世紀有遠見、有能力、有國際觀,術德兼修的現代青年。
拾、本計畫經過校務會議通過,陳校長核定後實施。
|